Skip to content

二十大

 字数: 0 字 时长: 0 分钟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二十大的主题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五史

  1.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件大事

  1. 1、

  2. 2、

  3. 3、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1.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实践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2.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两个结合

  1.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六个必须坚持

  1. 1、。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2. 2、。贯穿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的一个基本点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3. 3、。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

  4. 4、。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

  5. 5、。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6. 6、。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

两个答案

  1.   1945年7月4日,黄炎培先生提出如何跳出历代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时,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政府才不敢松懈。(外部监督)

  2.   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内部监督)

三个务必

  1.   

三个不动摇

  1. 1、坚持

  2. 2、坚持

  3. 3、坚持

四谋

  1.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

党的中心任务

  1.   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

中国式现代化

  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1. 1、中国式现代化是

    2. 2、中国式现代化是

    3. 3、中国式现代化是

    4. 4、中国式现代化是

    5. 5、中国式现代化是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1.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两步走战略安排

  1.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 年到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 年到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五个重大原则

  1.   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具体举措

1、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1.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

  2. (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扩大内需,增强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3. (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4.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5.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

  6. (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1.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 (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 (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

  4. (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5. (四)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3、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

  1.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2. (一)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支持和保证

  3. (二)全面发展协商民主

  4. (三)积极发展基层民主

  5. (四)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方向。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4、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持,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2. (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推进

  3. (二)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4. (三)严格公正司法

  5. (四)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5、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1.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 (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3. (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4. (三)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动

  5. (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6. (五)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展现的中国形象。

6、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1. 为民造福。我们,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 (一)完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

  3. (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4.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

  5. (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规范民营医院发展。

7、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协同推进,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2. (一)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3. (二)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持续深入打好。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

  4. (三)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5. (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8、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1.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我们要坚持,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2. (一)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健全。完善国家安全力量布局,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

  3. (二)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4. (三)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5. (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9、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

  1. 坚持,坚持,坚持,坚持,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

  2. 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健全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体制机制。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开展“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

10、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1. 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2. 推进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3.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 ,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伟大祖国永远是所有爱国统一力量的坚强后盾。
  5.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6. 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

11、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 中国始终坚持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

  3.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

  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12、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 。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 (一)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贯彻民主集中制,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3. (二)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

  4. (三)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5. (四)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

  6. (五)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7. (六)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8. (七)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

五个必由之路

  1. 1、坚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 2、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 3、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4. 4、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5. 5、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报告中的“最”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3.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4.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
  5.   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6.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7.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8.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9.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
  10.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11.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
  12.   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报告中的“根本”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2.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3.   战斗力是强军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4.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5.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6.   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
  7.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8.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9.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10.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11.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12.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
  13.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以党章为根本
  14.   干部队伍中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
  15.   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精神谱系

  1. 1、井冈山精神:诞生于 1927 年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革命的摇篮)。其主要内涵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2. 2、古田会议精神:古田会议是红四军于 1929 年 12 月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召开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古田精神的内涵是:从思想上建党、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党绝对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
  3. 3、延安精神:1935—1948 年。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4. 4、西柏坡精神:是毛泽东于 1949 年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 5、“大别山精神”概括为“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
  6. 6、沂蒙精神基本内涵正式表述为“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7. 7、“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8. 8、“焦裕禄精神”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9. 9、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
  10. 10、改革开放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精神品格。
  11. 11、特区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
  12. 12、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13. 13、劳模精神,是指“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14. 14、劳动精神是指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精神。
  15. 15、新时代北斗精神:具体精神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