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浅模式
开篇
字数: 0 字 时长: 0 分钟
一、五年计划
十一五:2006年-2010年
十二五:2011年-2015年
十三五:2016年-2020年
十四五:2021年-2025年
二、基期量与现期量
1、基期:用作比较基础的时期(时间段、时间点或状态)。它是衡量变化的起点或参照物。比如像一把尺子的“0刻度”。你想要知道变化了多少,总得有个起点,这个起点就是基期。
例
:分析公司2024年的销售额增长,那么2023年通常会被选为基期。研究过去5年的通货膨胀率,起始年就是基期。
2、现期:需要分析、报告或与基期进行比较的当前时期(时间段、时间点或状态)。它是我们关注“现在怎么样”的那个点。就是你想要衡量变化“终点”的那个时期。
例
:分析公司2024年的销售额增长,2024年就是现期。在分析本月CPI时,本月就是现期。
3、基期量:在基期这个特定时间点或时间段内,某个指标的具体数值。通常用符号 B 表示。
例
:2023年(基期)的销售额是1000万元。那么1000万元就是基期量。
4、现期量:在现期这个特定时间点或时间段内,同一个指标的具体数值。通常用符号 A 表示。
例
:2024年(现期)的销售额是1200万元。那么1200万元就是现期量。
三、增长量与增长率
1、增长量:就是在某个时间段内,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绝对变化量。它表示实际增加了多少或减少了多少。这个变化量是通过现期量(当前的数值)减去基期量(之前的数值)来计算,。
2、增长量公式:增长量 = 现期量-基期量 = 基期量×增长率 =
×增长率 例
:2024年的销售额是1200万元,2023年的销售额是1000万元。求2024相对2023的增长量?【销售额增长量 = 1200万元 - 1000万元 = +200万元 (增长了200万元)】
3、增长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相对变化程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即。。正数表示增长率(如增长20%),负数表示下降率(如下降10%)。
- (1)增长率又称增幅、增速、增长幅度、增长速度等。
- (2)增长率一般用 r 字母代表(rate 的简写)
- (3)“减少率或下降幅度”本质是一种未带负号的“增长率”
4、增长率公式:增长率=
= = = - 1 5、增长率读数比较:
- (1)增幅、增速、增长率比较的时候需要看正负号;
- (2)变化幅度、涨跌幅比较的时候只需要看绝对值;
- (3)降幅比较的时候,首先一定得是下降(负数)的,再看绝对值。
6、概念混淆:
- (1)问增长最多 → 比较增长量
- (2)问增长最快 → 比较增长率
四、同比、环比
1、同比:同比是以上年同期为基期相比较,即本期某一时间段(点)与相同时间段(点)相比,。
例
:2025年1月的同比就是2024年1月。2025年的同比就是2024年。2025年第二季度的同比就是2024年第二季度。
2、环比:环比是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表明统计指标逐期的发展变化,。
例
:2025年1月的环比就是2024年12月。2025年的环比就是2024年。2025年第二季度的环比就是2025年第一季度。
五、名义和实际增长率
在实际应用中,比如江苏省考和山东省考的题目中,经常会涉及到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一般这两个名词常常出现在涉及居民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领域的材料中,在表述上会有“名义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等字样。题干中会有“按照XX年的价格计算,……”字样。我们接触到的增长率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则都是名义增长率。只有特殊写明“扣除价格因素”或“实际增速”等字样,才是实际增长率。
1、名义增长率:没有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得到的增长率。 (
一般用这个算增长率
)2、实际增长率: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得到的增长率。
3、计算公式:名义增长率=实际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一般不会考如何换算、如何扣除价格因素。一般都是直接给定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求按照实际增速计算的现期量或增长量。
举例
:假设去年我的年薪为100元,今年我的年薪为120元。根据公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20%,该增长率为“名义增长率”;但实际情况由于通货膨胀,今年的100元相较于去年的100元购买力有所下降,故我工资增的增速并没有代表我实际购买力的增速,由此可知实际增长率略小于名义增长率。当实际增长率大于名义增长率,则说明发生了通货紧缩。
4、例:2018年1—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按2017年价格计算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多少?
分析
:“按2017年价格计算”,即扣除2018年价格上涨因素造成的增长,也就是按2017年的实际增长率来计算。先计算2017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380987÷(1+9%)(亿元),再利用公式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率)以及实际增长率的数值6.9%来计算,得到按2017年价格计算的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80987÷(1+9%)×(1+6.9%)≈38.1×(1+6.9%)÷(1+9%)万亿≈38.1×(1-2%)万亿≈37.3万亿,按2017年价格计算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373000。
六、人口相关
1、出生率 =
×1000‰ 2、死亡率 =
×1000‰ 3、自然增长人口 = 出生人口 - 死亡人口
4、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5、城镇化率 =
×100%
七、顺差逆差
1、进出口:进口+出口=进出口,
2、贸易顺差 = 贸易出口额 > 进口额
3、贸易逆差 = 贸易出口额 < 进口额
4、理解:出口就是赚钱,进口就是花钱,赚的钱比花的钱多,就是顺。
八、货物周转量
- 1、计算公式:货物周转量 = 货物运输量 × 运输距离(单位一般为 吨公里)
九、GDP、GNP
1、GDP: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当年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2、GNP:国民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当年生产的总值, 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
十、三大产业
1、第一产业(农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2、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3、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十一、恩格尔系数与基尼系数
1、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食物支出金额 / 总支出金额 × 100%)这个比例越低,反应生活水平越高。
2、基尼系数: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介于 0-1 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