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模式
逻辑关系
一、全同关系
- 。即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
- 例如:“父亲”与“爸爸”;“珠穆朗玛峰”与“世界最高峰”
例: 考拉:树袋熊
A.墨鱼:乌贼 B.蜜蜂:黄蜂
C.蚱蜢:蝗虫 D.金龟子:天牛
【分析:】考拉指树袋熊,两者为全同关系。A项,墨鱼一般指乌贼,两者为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而B项,蜜蜂和黄蜂是两种不同的蜂;C项,根据农百科的解释,蚱蜢和蝗虫的类别不同;D项,金龟子和天牛是两种不同的昆虫;所以BCD中都不是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故答案为A。
例: 牵牛花:喇叭花
A.乞巧节:七夕节 B.七巧板:橡皮泥
C.人行道:车行道 D.防腐剂:添加剂
【分析:】牵牛花又称喇叭花,二者为全同关系。
A项:乞巧节又称七夕节,二者为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七巧板和橡皮泥均为儿童玩具,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人行道和车行道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防腐剂是添加剂的一种,二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二、并列关系
矛盾关系
- 例如:“非法”与“合法”,“生”与“死”。
反对关系
- 例如:“红色”与“白色”。
例: 呼吸系统∶生殖系统
A.生产计划∶年度计划 B.观赏花卉∶药用花卉
C.水面舰艇∶巡洋舰艇 D.简牍公文∶纸质公文
【分析:】呼吸系统指人体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系列器官的总称。生殖系统指繁殖后代,延续种族诸器官的总称。两者为并列关系,除了呼吸系统,生殖系统还有神经系统等等,为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
A项,生产计划是企业对生产任务作出统筹安排,具体拟定生产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和进度的计划。有的生产计划是年度计划,有的不是,且有的年度计划不是生产计划,两者为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
B项,观赏花卉指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的花卉。药用花卉指花卉具有医疗作用。有的观赏花卉是药用花卉,有的不是,且有的药用花卉不是观赏花卉,两者为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
C项,水面舰艇是指在水面上航行、运作与作战的船只,例如驱逐舰或巡防舰等。巡洋舰艇是水面舰艇的一种,两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
D项,简牍公文指用的竹简和木片写的公文。纸质公文指以纸张作为载体的公文。两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
故本题答案为D。
例: 全球:北半球:南半球
A.全身:躯干:四肢 B.全价:优惠价:打折价
C.全集:短篇:长篇 D.全程:上半程:下半程
【分析:】北半球和南半球为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并且北半球和南半球一起组成全球。
A项:躯干和四肢均为全身的组成部分,后两词为并列关系,但除了躯干和四肢还有头颅,因此后两词为并列中的反对关系。
B项:全价和优惠价是两种不同的价格,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短篇和长篇不是全集的组成部分,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上半程和下半程均为全程的组成部分,后两词为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三、包容关系
种属关系
- 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当两个词可以造句为,说明两者是种属关系。
- 例如:“水果”与“苹果”,苹果是水果的一种,因此二者为种属关系。
例: 水稻∶植物
A.木耳∶银耳 B.香蕉∶水果
C.动物∶田鼠 D.米饭∶面条
【分析:】水稻是一种植物,二者为种属关系。A项,木耳和银耳都是真菌类植物,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B项,香蕉是一种水果,二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C项,田鼠是一种动物,二者为种属,但词语顺序与题干相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D项,米饭和面条都是食物,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故答案为B。
例: 地球:行星
A.英国:国家 B.江苏:中国
C.公路:道路 D.岛屿:大陆
【分析:】地球是行星,两者之间是种属关系,并且地球是具体的一个行星。
A项:英国是国家,两者之间是种属关系,并且英国是具体的一个国家,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江苏是中国的一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
C项:公路是道路的一种,两者之间是种属关系,但是公路没有特指出具体哪一条公路,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岛屿和大陆两者之间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组成关系
- 一个概念是另外一个概念的组成部分,则两个概念为组成关系。
- 造句法:AB两个词语造句为“”,说明两者是组成关系。
- 例如:“车轮”与“汽车”。造句“车轮是汽车的一部分”,因此二者为组成关系。
例: 头雁∶雁阵
A.蜂王∶蜂巢 B.猎狗∶羊群
C.蚁后∶工蚁 D.狮王∶狮群
【分析:】头雁就是雁阵中那只带头飞行的大雁。雁阵指队形。头雁是雁阵的一部分,二者为组成关系。A项,蜂巢指处所。蜂王在蜂巢里生活,并不是蜂巢的组成部分。B项,猎狗不是羊群的一部分,两者不是组成关系。C项,蚁后、工蚁都是蚂蚁的一类,为并列关系,并非组成关系。D项,狮王是狮群的一部分,二者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故答案为D。
例: 电脑:主板
A.台历:挂历 B.水果:苹果
C.胶片:相机 D.房屋:地基
【分析:】主板是电脑的组成部分,二者是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
A项:台历和挂历都可以用来查询公历、农历、节日、节气等信息,二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苹果是水果的一种,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对于传统相机而言,胶片需要与相机一起使用才能照相,二者是配套使用的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地基指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影响的土体,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房屋的组成部分,
四、交叉关系
- 两个不同概念的外延间有部分重合,则两个概念为交叉关系。
- 造句法:两个词语A和B,如果满足“”这个句式,那么,A和B就满足交叉关系。
- 例如:“老师”与“女性”。满足“有的老师是女性,有的老师不是女性,有的女性是老师,有的女性不是老师”,因此两者是交叉关系。
例: 微型无人机∶旋翼无人机
A.热带植物∶香料植物 B.集体决策∶个人决策
C.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D.开环系统∶闭环系统
【分析:】有的微型无人机是旋翼无人机,有的不是,且有的旋翼无人机不是微型无人机,两者为交叉关系。A项,有的热带植物是香料植物,有的不是,且有的香料植物不是热带植物,两者为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B项,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C项,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D项,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故答案为A。
例: 漫画 ∶ 推理漫画 ∶ 连环漫画
A.可见光 ∶ 红光 ∶ 紫光
B.文物 ∶ 馆藏文物 ∶ 史前文物
C.大气 ∶ 对流层 ∶ 中间层
D.离子 ∶ 阳离子 ∶ 阴离子
【分析:】“推理漫画” 和 “连环漫画” 都是 “漫画”,二者与 “漫画” 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且有的 “推理漫画” 是 “连环漫画”, 有的 “连环漫画” 是 “推理漫画”, 二者属于交叉关系。
A 项: “可见光” 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 波长不同的电磁波, 引起人眼的颜色感觉不同, “红光” 和 “紫光” 属于 “可见光”, 二者与 “可见光” 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但 “红光” 和 “紫光” 属于并列关系, 排除;
B 项: “馆藏文物” 和 “史前文物” 都是 “文物”, 二者与 “文物” 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且有的 “馆藏文物” 是 “史前文物”, 有的 “史前文物” 是 “馆藏文物”, 二者属于交叉关系, 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 符合;
C 项: “对流层” 与 “中间层” 属于并列关系, 排除;
D 项: “阳离子” 和 “阴离子” 都是 “离子”, 二者与 “离子” 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但 “阴离子” 和 “阳离子” 属于并列关系, 排除。
五、对应关系
原材料和工艺
- 指原材料与成品之间的关系,。
- 例如“面粉”与“蛋糕”:面粉是制作蛋糕的原材料,因此两者是原材料对应关系。其中面粉是原材料,蛋糕是成品。
- 注意:
- ①题中可能会同时考查加工方式。如“布:缝制:衣服”:布是制作衣服的原材料,缝制是加工方式。
- ②原材料->加工->成品,当选项有两个以上的答案,可能需要二级辨析,比如整个工艺过程是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例: 大豆:酱油
A.柠檬:白醋 B.淀粉:年糕
C.花生:香油 D.甘蔗:红糖
【分析:】大豆是制作酱油的原材料,两者是原材料对应关系。A项,制作白醋的原材料是大米,并非柠檬。B项,制作年糕的原材料是粘性较大的米,比如糯米,并非淀粉。C项,制作香油的原材料是芝麻,并非花生。D项,甘蔗是制作红糖的原材料,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故答案为D。
例: 玉石:雕琢:玉器
A.蚕丝:织造:丝绸 B.粮食:酿造:美酒
C.生铁:冶炼:钢材 D.蚊香:点燃:烟雾
【分析:】玉石指未经雕琢的玉,玉石经过雕琢成为玉器,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题干三词为原材料、加工方式和成品之间的对应。
A选项:蚕丝经过织造成为丝绸,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为原材料、工艺和成品之间的对应,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选项:粮食经过酿造成为美酒,为原材料、工艺和成品之间的对应,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酿酒经过了发酵的过程,通过化学变化生成乙醇,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选项:生铁通过冶炼成为钢材,为原材料、工艺和成品之间的对应,但中间存在化学变化,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选项:点燃蚊香产生烟雾,烟雾不是一种成品,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功能关系
- 事物及其功能:例如:“电灯”与“照明”,电灯的功能是照明,因此两者是功能对应关系。“洗衣液”与“污渍”,洗衣液的功能是去除污渍,因此两者是功能对应关系
- 区分主次要功能:当物品涉及多个功能时,题干给的可能是物品的次要功能,比如,牙膏:止痒。止痒是牙膏的次要功能,牙膏的主要功能是清洁牙齿。
例: 钢笔∶书写
A.水瓶∶保温 B.春天∶播种
C.手表∶计时 D.眼睛∶阅读
【分析:】钢笔可以用来书写,两者为功能对应关系。A项,水瓶有保温的功能,比如保温水瓶,暂时保留。B项,春天不具备播种的功能,排除。C项,手表有计时的功能,两者为功能对应关系,保留。D项,眼睛的功能是形成视觉,并非阅读排除。
对比AC选项,题干中,书写是钢笔的主要功能。而计时是手表主要功能,但水瓶的主要功能是盛水,并非保温。相较来看,C的逻辑关系与题干更一致,本题优选C。
例: 窗帘:遮光:装饰
A.电灯:取暖:照明 B.食盐:调味:固色
C.海水:灌溉:饮用 D.白醋:消毒:调味
【分析:】分析题干间的词项关系,窗帘有遮光和装饰的功能,但是遮光是主要功能,装饰是次要功能。接下来,看选项。
A选项,对于电灯来说有照明的功能但是没有取暖的功能,排除。
B选项中的食盐,它具有调味盒固色的功能,并且调味就是食盐的主要功能,而固色是其次要功能。与题干词项间关系一致。保留。
C选项可以用海水来灌溉,但是海水不可以直接饮用,所以海水有灌溉功能却没有饮用的功能。排除。
D选项白醋有调味和消毒功能,并且调味是白醋的主要功能,消毒是其次要功能。但值的注意,题干中是主要功能在中间项,而D项中间项是次要功能,所以和题干的位置规律不一致。排除。故选择B项。
属性关系
- ,比如事物的形状、颜色、气味、大小等。主要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 是事物固有的属性,具有必然性。如“月亮对于月食”,“光对于亮”,“盐对于咸”等
- 如“苹果和红色”,解释为苹果可以是红色的也可以不是红色的。
例: 醋:酸
A.叶:绿 B.花:红
C.雪:白 D.水:清
【分析:】我们知道所有的醋都是酸的,因此酸是醋的必然属性。C选项中,所有的雪都是白的,因此C与题干关系一致;A选项中有的叶子是绿的,而还有其他颜色得叶子,因此属于或然属性,排除,同理,B和D选项也都是或然属性,排除。
例: 花椒∶麻
A.月亮∶圆 B.水泥∶硬
C.饮料:冷 D.火焰:热
【分析:】花椒呈麻味(花椒中含有花椒麻素,该成分呈麻味),麻是花椒的属性,且二者是必然属性。
月亮有圆有缺,不一定是圆的,二者为或然属性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水泥本身是粉状,加水搅拌,凝固之后才会变硬,不一定是硬的,二者为或然属性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饮料有冷有热,不一定是冷的,二者为或然属性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火焰一定是热的,二者为必然属性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顺承关系
- 指几个行为按照一定的。例如“写稿”与“投稿”:先写稿,然后才能投稿,那么两者是顺承关系。
例: 拍摄:剪辑:放映
A.诊断:检查:康复 B.编辑:征稿:出版
C.化妆:演出:喝彩 D.开采:加工:销售
【分析:】先拍摄影片,再将其剪辑,最后将剪辑好的影片进行放映,三者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A项,应该先检查,再通过检查的结果进行诊断,最后病人康复,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B项,应该先征稿,再编辑,最后将其出版,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C项,先化妆,再演出,但是喝彩不一定在演出之后,可能在演出前喝彩,也可能在演出的过程中喝彩,暂时保留。D项,先开采原材料,再将其加工,最后将加工后的产品进行出售,三者的先后顺序与题干一致。相较C项,D的先后顺序更严谨,优选D。
例: 新月:满月:残月
A.生产:销售:消费 B.含苞:怒放:凋零
C.早晨:中午:夜晚 D.春困:秋乏:冬眠
【分析:】题干中“新月”、“满月”、“残月”是月亮由月初到月末的变化过程,三者属于顺承关系。
A选项中“生产”、“销售”、“消费”是市场化的三个环节,有先后顺序,属于顺承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B选项中“含苞〞、“怒放”、“调零”是花朵由开到败的变化过程,属于顺承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C选项中“早晨”、“中午”、“夜晚”是一天的三个时段,属于顺承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D选项“春困”、“秋乏”、“冬眠”是三个季节的特点,不属于顺承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对比A、B、C三个选项,进行二级辨析,题干是月亮这一主体发生的变化,A选项中“消费”与“生产”、“销售”主体是不同的,排除。B选项是花朵这一主体发生的变化,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C选项“早晨”、“中午”、“夜晚”不涉及主体,排除。
因果关系
- A和B,那么,A、B之间为因果关系。例如“酸雨”与“土壤酸化”,酸雨是土壤酸化的原因。
- 注意:
- ①一般“因在前,果在后”,所以逻辑上也可能同时存在顺承关系。
- ②因果关系和顺承关系的区别在于,顺承关系主要强调几个行为存在一定的顺序,但因果关系除了存在前后顺序,还更强调因果间的关联性。
例: 根深:叶茂
A.出尔:反尔 B.掩耳:盗铃
C.瓜熟:蒂落 D.缘木:求鱼
【分析:】根深叶茂指根扎得深,叶子就茂盛;根深是叶茂的原因,叶茂是根深的结果,两者为因果关系。A项,“出尔、反尔”自相矛盾,两者没有因果关系。B项,掩耳是方式,盗铃是目的,两者不是因果关系。C项,因为瓜熟所以蒂落,两者为因果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D项,缘木是方式,求鱼是目的,两者不是因果关系。故答案为C。
例: 积少成多∶熟能生巧
A.水落石出∶唇亡齿寒 B.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C.安危相易∶福祸相生 D.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分析:】“积少成多”指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少变多,“熟能生巧”指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二者无明显语义关系,考虑拆词,因为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所以变得很多,因为熟练所以产生好办法,二者均是因果关系。
A项:因为水落,所以石出,因为唇亡,所以齿寒,二者均是因果关系结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失之毫厘造成的结果是谬以千里,但失之与毫厘之间不是因果关系结构,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安危相易指平安与危难相互转换,二者不是因果关系结构,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塞翁失马不是因果关系结构,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方式目的
- 指题干词项A、B之间,,A是达到目的B的方式。可以用“为了”造句。
- 例如:“过滤”与“净水”。过滤的目的是净水,过滤是方式,两者为目的对应关系(过滤是为了净水)。
- 注意:经常考查二级辨析,即方式是否正确合理,该方式是否能够达到此目的(正确的还是负面错误的方式)。
例: 守株∶待兔
A.闻鸡∶起舞 B.画饼∶充饥
C.完璧∶归赵 D.废寝∶忘食
【分析:】守株是为了待兔,两者为目的对应关系。A项,闻鸡是时间,不是起舞的方式。B项,画饼是为了充饥,两者为目的对应关系。C项,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完璧是结果,不是归赵的方式。D项,废寝和忘食为并列关系,并非目的对应。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的是B,故答案为B。
例: 刻舟:求剑
A.里应:外合 B.掩耳:盗铃
C.打草:惊蛇 D.指桑:骂槐
【分析:】刻舟是求剑的方式,求剑是刻舟的目的,用刻舟的方式去求剑,这种方法错误且达不到目的。
A项:里应是指里面接应,外合是指外面攻打,里应和外合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掩耳盗铃是指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其中掩耳是盗铃的方式,盗铃是掩耳的目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
C项:打草惊蛇是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不慎惊动了对方,“打草”的本意不是“惊蛇”,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打草惊蛇还有一种解释为,打草是为了惊蛇,如果按这个意思理解可以做保留)
D项:指桑骂槐是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指桑是骂槐的方式,骂槐是目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
比较B、C、D,题干刻舟求剑是说方法错误,达不到求剑的目的。而打草惊蛇与指桑骂槐都能达到目的,掩耳盗铃也是强调方法错误达不到目的,因此B选项与题干更一致。
地点位置关系
- ,或某个地点是某个事物、某个动作等的发生地。
- 例如:“舞台”与“表演”,舞台是进行表演的地点,所以两者是地点对应关系。“电梯”与“大厦”,电梯在大厦中,所以两者是位置对应关系。
- 注意:
- ①事物所处位置的动静状态:选项有多个都符合位置关系,需进一步思考,事物处于该位置时它是静止还是运动状态,比如飞机,它的位置可以是机场也可以是天空,在天空中是运动状态,而在机场是静止状态。
- ②事物与位置的配合关系:比如“台灯”与“书桌”,台灯是放在书桌上,再比如“老虎”与“森林”,老虎在森林中,这两个例子都是位置,但事物与位置配合方式不同。
- ③事物与位置的对应关系:事物与位置是否是唯一的对应关系,在有些题目需要进一步区分的一个点,比如“金鱼”与“鱼缸”,金鱼可以在鱼缸也可以在河流里,不是唯一对应的关系,而“火车”与“铁轨”,火车只能在铁轨上,是唯一的对应关系。
例: 广场:广场舞
A.校园:教学楼 B.厂房:流水线
C.电视:演唱会 D.公路:马拉松
【分析:】在广场上跳广场舞,广场是跳广场舞的地点,两者为地点对应关系。A项,教学楼是校园的组成部分。B项,流水线是厂房的一种工作模式。C项,在电视上观看演唱会,电视是电器,不是看演唱会的地点。D项,在公路上进行马拉松,公路是进行马拉松的地点,两者为地点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故答案为D。
例: 行星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河流
A.宇宙:鲫鱼 B.地球:海洋
C.月球:水体 D.金属:水
【分析:】A项,代入题干,行星在宇宙当中,鲫鱼在河流当中,词项间均为位置关系,前后关系一致,保留;
B项,代入题干,地球是行星的一种,河流汇聚成海洋,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代入题干,地球是行星的一种,河流汇聚成海洋,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代入题干,月球是卫星的一种而非行星,河流是水体的一种,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代入题干,金属是行星的组成物质,水是河流的组成物质,前后关系一致,但词项未知错误,排除;故本题选择A项。
例: 轮船:大海
A.汽车:公路 B.桥梁:河流
C.飞机:机场 D.火车:铁路
【分析:】轮船在大海中航行,是位置的关系,轮船是运动的状态。同时轮船也可以在江河里航行,大海不是唯一的对应关系。
A项,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是位置关系,汽车处于运动状态,汽车也可以在沙漠中行驶,不是唯一对应,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桥梁在河流上方,是静止状态,同时配合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飞机停在机场中,是静止转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火车在铁路上行驶,是运动状态,但火车只能在铁路上行驶,是唯一对应,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其他
例: (2023国考)小计:总计
A.平均值:总值 B.被乘数:总数
C.单科分:总分 D.分目录:总目
【分析:】,C 最符合,所有“单科分”相加可以得到“总分”。易错项是 D, “分目录”指在各部分之前的目录,“总目”指在整个文档之前的目录,“总目”是对“分目录”的汇总,不存在相加的计算关系。
例: (2020国考)税前收入:税后收入:税金
A.法律规定:道德规范:规则 B.测量高度:真实高度:误差
C.高原地区:平原地区:纬度 D.生产成本:出厂价格:销售价
【分析:】税前收入和税后收入是并列关系,。 B 项符合,测量高度和真实高度是并列关系,测量高度减去真实高度等于误差,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
例: (2018浙江)出口:进口:贸易顺差
A.征税:纳税:财政收入 B.买进:卖出:盈利
C.支出:收入:赤字 D.还债:借债:债务
【分析:】
例: (2018国考)法律:法盲
A.文字:文盲 B.雪地:雪盲
C.地图:路盲 D.黑暗:夜盲
【分析:】A项:文盲是指已成年的不懂文字的人,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雪盲是一种由于眼睛未加保护而暴露于冰雪原野反射的紫外线所引起的畏光及炎症,并不是缺乏雪地或无法识别雪地的人,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路盲是指没有方向感或者方向感差的人,并不是指无法识别地图的人,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夜盲是指夜间或白天在黑暗处不能视物或视物不清,对弱光敏感度下降,暗适应时间延长的重症表现,并不是无法识别黑暗的人,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例: (2021浙江) 失眠:睡意
A.饥饿:食欲 B.营养:干枯
C.窒息:氧气 D.麻木:悲伤
【分析:】
A项:饥饿会导致食欲增加,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没有营养会导致干枯,但词语顺序前后相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没有氧气会导致窒息,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悲伤过度可能会导致麻木,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例: (2017国考) 战术:战争:胜负
A.血型:人种:胖瘦 B.诉状:案件:输赢
C.策略:竞选:成败 D.经验:能力:高低
【分析:】A项:“血型”是指血液成分表面的抗原类型,“人种”是具有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群体,人有“胖瘦”之分,“血型”不能指导人种,并且“胖瘦”也不是结果,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B项:“诉状”是指一方当事人为维护或者实现自身的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某种诉讼请求,并陈诉有关事实和理由,或者另一方当事人针对一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理由提出抗辩的法律文书,不是用来指导“案件”的,“输赢”是“案件”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C项:“竞选”需要“策略”来指导,“竞选”可能有“成败”两种结果,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D项:“能力”和“经验”是并列关系,并且“能力”有“高低”之分,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例: (2021浙江) 被告人:法庭:罪犯
A.江水:水电站:交流电 B.投资者:市场:消费者
C.高中生:学习:大学生 D.种子:试验田:农作物
【分析:】罪犯是指因犯罪而服刑役的人,被告人在法庭由法官进行审判,
A项:江水在水电站通过一系列操作后产生交流电,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投资者与消费者是市场的两个不同主体,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高中生经过努力学习后可以变成大学生,但学习并不是场所,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种子经过试验田培育可以变成农作物,且试验田是试验场所,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例: (2022江苏) 新教师:老教师
A.计划:总结 B.序言:结尾
C.草稿:定稿 D.初赛:决赛
【分析:】新教师是教师,老教师是教师,二者为并列关系,
A项:计划是工作前的提纲,总结是工作后的评价,故二者不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书籍或文章的开头叫“序言”,与结尾不构成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草稿指在进行文学创作前提前整理的文本内容,定稿指创作内容全部确定的最后完成稿,二者为并列关系,且由草稿变成定稿,存在内在的转变,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初赛和决赛为并列关系,但不是由初赛变为决赛,二者不存在内在的转变,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例: (2019江苏) 牛奶:奶牛:牛圈
A.鸡肉:肉鸡:鸡场 B.虫害:害虫:农田
C.蛇毒:毒蛇:蛇穴 D.蜜蜂:蜂蜜:蜂巢
【分析:】
A项:鸡肉是肉鸡的身体部分,而不是身体分泌物,鸡场是肉鸡的生活场所,二者为对应关系,前两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害虫导致虫害,二者为因果对应关系,农田是害虫的生活场所,二者为对应关系,前两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蛇毒是毒蛇的身体分泌物,二者为对应关系,蛇穴是毒蛇的生活场所,二者为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蜂蜜是蜜蜂的产出物,但两词顺序与题干相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