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国现代史

字数: 0 字时长: 0 分钟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 政协会议: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确立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 年 10 月 1 日,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3.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就是的外交政策。

  4. 抗美援朝:1950 年 6 月,朝鲜内战爆发。1950 年 10月,以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军民一同抗击美国侵略者,连续发动战役。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以美军的失败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批凯旋。补充:2025 年是抗美援朝爆发 75 周年

    1. 战争时间结果
      两水洞战斗1950.10.25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10.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云山战斗1950.11.1~1950.11.3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在朝鲜战场上首次交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长津湖战役1950.11.27~1950.12.24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
      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上甘岭战役1952.10.24~1952.11.25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
      金城战役1953.7.13~1953.7.27朝鲜战争进行的最后一场战役。
  5.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1953 年,中国共产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并逐步实现国家对的社会主义造。

  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

  7.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8. 万隆会议: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降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次会议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谊,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为重返联合国定了基础。并且将五项原则发展为十项原则。

  9. “求同存异”方针:1955年4月19 日,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意思就是要寻求大家的共同利益,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见。

  10. 三大改造完成:1956 年底,标志着三大改造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一化三改

  1. 中共八大:(口诀:八大主矛搞建设)

    1. 时间:1956 年 9 月
    2. 内容/意义: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 恢复联合国身份:1971年10月25 日,在第 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并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

  3. 中日建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联合声明》在北京署,中日正式建交。

  4. 中美建交:1972 年 2 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1978 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中美建交公报》发表,1979 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口诀:十一三中搞开放)

    1. 时间:1978 年 12 月
    2. 地点:北京
    3. 内容/意义:①这次会议彻底,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土地承包到户。随后,中央向全国推广,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3. 一国两制:上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4. 十一届六中全会:(口诀:十一六中第二个历史决议)

    1. 时间:1981 年 6 月
    2. 内容/意义:全会一致通过,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5. 十二大:(口诀:十二提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时间:1982 年 9 月
    2. 内容/意义:
  6. 十三大:(口诀:十三讲经济,一个中心两基本)

    1. 时间:1987 年 10 月
    2. 内容/意义: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以改革开放为强国之路。的发展战略。
  7. 十三届六中全会

    1. 时间:1990 年
    2. 内容/意义: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重申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密切联系群众,把“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上升到“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高度来强调,并就如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了具体指示和明确规定。
  8. 南方谈话:(口诀:邓南方提本质,重申科技生产力)

    1. 时间:1992 年 1 月
    2. 地点: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
    3. 内容/意义: ;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 年提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指明了方向。
  9. 十四大:(口诀:十四建市场)

    1. 时间:1992 年 10 月
    2. 内容/意义:
  10. 香港回归 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

  11. 十五大:(口诀:十五小平进党章)

    1. 时间:1997 年 9 月
    2. 内容/意义: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
  12. 澳门回归 年12月20 日,澳门回归。

  13. 十五届六中全会

    1. 时间:2001 年 9 月 26 日
    2. 内容/意义: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鲜明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阐述了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14. 十六大:(口诀:十六代表奔小康)

    1. 时间:2002 年 11 月
    2. 内容/意义:
  15. 十七大:(口诀:十七科观入党章)

    1. 时间:2007 年 10 月
    2. 内容/意义:(注: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
  16. 十七届四中全会

    1. 时间:2009 年 9 月
    2. 内容/意义:提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 十八大:(口诀:十八五位放金光)

    1. 时间:2012 年 11 月
    2. 内容/意义:。首次提出 “” 总体布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 十八届三中全会:(口诀:十八三中深化改,市场基础改决定)

    1. 时间:2013 年 11 月
    2. 内容/意义: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 十八届四中全会:(口诀:十八四中论法治,两个建设有名堂)

    1. 时间:2014 年 10 月
    2. 内容/意义:会议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4. 十八届五中全会:(口诀:十八五中五发展)

    1. 时间:2015 年 10 月
    2. 内容/意义:提出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
  5. 十九大:(口诀:十九大矛盾变,美丽加入党路线)

    1. 时间:2017 年 10 月 18 日至 10 月 24 日
    2. 内容/意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6. 十九届二中全会:(口诀:十九届二中宪法改)

    1. 时间:2018 年 1 月
    2. 内容/意义: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7. 十九届三中全会:(口诀:十九届三中机构改)

    1. 时间:2018 年 2 月
    2. 内容/意义:全会审议通过了 《》 和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8. 十九届四中全会:(口诀:十九届四中制度好,体系能力少不了)

    1. 时间 :2019 年 10 月
    2. 内容/意义:审议文件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9. 十九届五中全会:(口诀:十九届五中四基本,三五远景一定稳)

    1. 时间:2020 年 10 月
    2. 内容/意义: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的建议》。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概括为四个基本):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10. 十九届六中全会:(口诀:十九届六中三决议,百年奋斗出奇迹)

    1. 时间:2021 年 11 月
    2. 内容/意义: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的日常道路;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11. 二十大:(口诀: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中心任务有变化)

    1. 时间:2022 年 10 月
    2. 内容/意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12. 二十届二中全会

    1. 时间:2023 年 2 月
    2. 内容/意义:全会号召,牢记“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共同奋斗;审议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13. 二十届三中全会

    1. 时间:2024 年 7 月
    2. 内容/意义: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四、扩展内容

1、新时代“枫桥经验”

  1. 主要内容:新时代“枫桥经验”主要内容是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即

  2. 主要路径:自治、法治、德治“”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要路径。

  3. 重要手段: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手段。

  4. 核心价值:人民主体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价值。

  5. 价值导向:实现人民的利益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导向。

  6. 政治灵魂: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反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质特征。

  7. 实践特质:路径创新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特质。

  8. 工作格局:共建共享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工作格局。

2、“双碳”发展

  1.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2. 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这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

  3. 碳排放权:国家针对企业排放二氧化碳发放的许可,也叫配额。我国经济体量大,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比重高,给相关企业发放碳排放配额,对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有重要意义。

  4.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简称 CCUS,是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的一种技术。其中碳捕集是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

  5. “1+N”政策体系是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是管总体管长远的,发挥统领作用;是指国务院印发的《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为首的政策文件,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目前,

  6. 碳达峰“十大行动”:(1)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2)节能降碳增效行动;(3)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4)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5)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6)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7)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8)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9)绿色低碳全民行动;(10)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

3、党章

  1. 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党的最终目标: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 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 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 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6. 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7. 三大历史任务 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8. 百年奋斗的五大历史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9. 十大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1.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2. 纪律处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 (1):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2. (2):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肃、公正执行纪律,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受纪律约束的党组织和党员。
    3. (3):对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纪的行为,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执纪执法贯通,准确认定行为性质,区别不同情况,恰当予以处理。
    4. (4):实施党纪处分,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擅自决定和批准。上级党组织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作出的处理决定,下级党组织必须执行。
    5. (5):处理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应当实行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做到宽严相济
  3. 纪律处分工作要求

    1. (1)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
    2. (2)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
    3. (3)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
    4. (4)严重违纪涉嫌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成为极少数
  4. 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

    1. (1)警告和严重警告:党员受到警告处分一年内、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半内,不得在党内提拔职务或者进一步使用,也不得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或者进一步使用

    2. (2)撤销党内职务:对于在党内担任两个以上职务的,党组织在作处分决定时,应当明确是撤销其一切职务还是一个或者几个职务。如果决定撤销其一个职务,必须撤销其担任的最高职务。如果决定撤销其两个以上职务,则必须从其担任的最高职务开始依次撤销。对于在党外组织担任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撤销其党外职务。对于应当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但是本人没有担任党内职务的,应当给予其严重警告处分。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或者依照前款规定受到严重警告处分的,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3. (3)留党察看:留党察看处分,分为留党察看一年、留党察看二年。对于受到留党察看处分一年的党员,期满后仍不符合恢复党员权利条件的,应当延长一年留党察看期限。留党察看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 务的职务。

    4. (4)开除党籍:党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 ①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
      2. ②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3. ③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
      4. 注1: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违纪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5. 注2:党员有嫖娼或者吸食、注射毒品等丧失党员条件,严重败坏党的形象行为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6. 注3: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五年内不得重新入党,也不得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5. 纪律处分运用规定

    1. (1)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的情形

      1. ①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
      2. ②在组织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过程中,能够配合核实审查工作,如实说明本人违纪违法事实;
      3. ③检举同案人或者其他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或者法律追究的问题,经查证属实,或者有其他立功表现;
      4. ④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
      5. ⑤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纪所得;
      6. ⑥党内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或者减轻处分情形
    2. (2)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分的情形

      1. ①强迫、唆使他人违纪;
      2. ②拒不上交或者退赔违纪所得;
      3. ③违纪受处分后又因故意违纪应当受到党纪处分;
      4. ④违纪受处分后,又被发现其受处分前没有交代的其他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
      5. ⑤党内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或者加重处分情形
    3. (3)不予党纪处分的情形

      1. ①对于党员违犯党纪应当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但是具有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本条例分则中另有规定的,可以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或者组织处理,免予党纪处分。
      2. ②党员有作风纪律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违犯党纪情节轻微的,可以给予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等,或者予以诫勉,不予党纪处分。
      3. ③党员行为虽然造成损失或者后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所引起的,不追究党纪责任
    4. (4)其他规定

      1. ①党员在党纪处分影响期内又受到党纪处分的,其影响期为原处分尚未执行的影响期与新处分影响期之和。
      2. ②一人有本条例规定的两种以上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违纪行为,应当合并处理,按其数种违纪行为中应当受到的最高处分加重一档给予处分;其中一种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3. ③一个违纪行为同时触犯本条例两个以上条款的,依照处分较重的条款定性处理。
      4. ④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在一个月内向受处分党员所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及其本人宣布,是领导班子成员的还应当向所在党组织领导班子宣布,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组织关系将处分决定材料归入受处分者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