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收入分配

字数: 0 字时长: 0 分钟

一、国民收入的分配

  1. 1、初次分配: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初次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

  2. 2、再分配: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分配。政府作为再分配的主体,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再分配要更注重公平。包括税收、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等。

  3. 3、三次分配:主要由高收入人群在自愿基础上,以募集、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分配。

二、个人收入的分配

  1. 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分配方式必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又决定了分配方式的多样性,所以,

  2. 1、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条件下,按各人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

  3. 2、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

    1.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3. (2)按生产要素分配:
    4.   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5.   具体形式:
      1. 类别对应形式
        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存款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企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
        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的收入
        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4. 3、库兹涅茨曲线:又称倒 U 曲线,,即随着一国收入水平的上升,收入分配差距将趋于扩大,当经济水平达到较高程度时,收入差距将开始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