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生活常识

字数: 0 字时长: 0 分钟

一、家居常识

  1. 家用电器

    1. (1)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如带壳的鸡蛋)。

    2. (2)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3. (3)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4. (4)热食不要直接放进冰箱,达到室温时再放入。停机后应等 2~5 分钟再启动。

    5. (5)电热毯为保证安全和延长电热毯的使用寿命,电热毯禁止折叠使用。

    6. (6)等离子电视是在两张超薄的玻璃板之间注入混合气体,并施加电压利用荧光粉发光成像的设备。与LCD相比,等离子电视具有亮度高,对比度高,可视角度大,颜色鲜艳和接口丰富等特点。

    7. (7)数码相机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

    8. (8)三角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在三孔插座中,两个孔分别接火线和零线外,另一孔应接地线。

  1. 家居清洁

    1. (1)加酶洗衣粉温度在 40℃~60℃时洗涤效果最佳。

    2. (2)肥皂在硬水中会与钙、镁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形成皂垢,使被洗涤衣物板结。

    3. (3)牙膏成分包括摩擦剂、湿润剂、芳香剂等。,用以加强牙膏的摩擦作用和去污能力并磨光牙面,能除去附着于珐琅质上的牙斑牙垢。

    4. (4)冰箱外壳的污垢,可用软布蘸上部分普通牙膏擦拭。

    5. (5)衣物上粘有口香糖难以去除,可将衣服放入冰箱,口香糖经冷冻后变脆,轻搓即可去除。

    6. (6)厨房里的水池常有一层油污,可用水果核将油垢擦洗掉,因为果核中含有果胶,而果胶则具有去除油垢的作用。

    7. (7)地毯上滴有汤汁后,不能用湿布去擦。应先用洁净的干布或手巾吸干水分,接着在污渍处撒些食盐,待盐面渗入吸收后,用吸尘器将盐吸走。

    8. (8)卫生间瓷砖上有铁锈痕迹,可用白醋去除。

    9. (9)纯碱可以用来清洁油污。

    10. (10)用热水清洗有油渍的碗筷效果更好,因为热水的温度比固态油的熔点高。

  2. 农产品质量等级:从高到低为,有机产品、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

    1. (1)有机产品:有机农业指在动植物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产调节剂、饲料添加剂、化学防腐剂等物质或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

    2. (2)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是指生产过程及其本身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再生、可回收的一类产品,它也是绿色科技应用的最终体现。

    3. (3)无公害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是指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农产品。

  3. 食品添加剂: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持或增强食品的营养,改善或丰富食物的色,香,味等。

二、家居安全

  1. 保险丝:一般用铝锑合金等低熔点合金制成,铁和铜不能作为保险丝的替代品。同样保险丝不能过粗,否则会取消了过电保护的功能,反而容易使电器受到损害。

  2. 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者所采取挽救其生命的急教措施。实施心肺复苏时,要求病人的体位是

  3. 油锅起火:后千万不能用水灭火,应该是迅速利用锅盖、抹布等覆盖物隔绝油锅中的空气。

  4. 身上着火:就地打滚或利用厚重的衣物、被子等物体覆压火苗,有助于隔绝空气,熄灭身上的火苗。

  5. 线路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6. 他人触电:先切断电源,将受伤者与电源隔离,不能直接触摸触电者。

  7. 煤气泄漏后应绝对禁止一切能够引起火花的行为(如开灯、打电话)。煤气中毒时应迅速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卧床休息,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8. 发烧

    1. (1)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或浸浴;酒精擦浴;额头部冷敷或冰敷。
    2. (2)服用退热剂:如复方阿斯匹林,扑热息痛或消炎痛等,剂量根据情况而定。用退热剂应注意让患者多饮水,以免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9. 烫伤的处理:将烫伤创面在自来水龙头下淋洗或浸入水中,或用冰袋、冰水浸湿的毛巾、纱布等敷于创面,大致需要 30 分钟至 1 小时,一般应在冷疗停止后不再有剧痛为止,及时到医院敷烫伤药膏。

  10. 粉尘爆炸:粉尘爆炸指可燃性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高温),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1. (1)粉尘爆炸的条件:
    2. ①需要可燃性粉尘达到一定浓度
    3. ②存在充足的氧气等助燃物
    4. ③有火源或剧烈震动摩擦
    5. ④受限空间也会加剧粉尘爆炸的危险
    6. (2)爆炸性粉尘主要有:
    7. ①金属 (如镁粉、 铝粉)
    8. ②粮食 (如小麦、 淀粉)
    9. ③饲料 (如学血粉、 鱼粉)
    10. ④农副产品 (如棉花、 烟草)
    11. ⑤林产品 (如纸粉、 木粉)
    12. ⑥合成材料 (如塑料、 染料)
    13. ⑦肥皂粉的主要活性剂由天然油脂经简单皂化而来,有一定可燃性,有爆炸风险。
  11. 急性腹泻:及时止泻并补充无机盐,以维持血浆的渗透压。

  12. 异物吸入:“”,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

三、突发意外安全

  1. 中暑:停止活动、降温、补充盐水,不能迅速补充大量水分。

  2. 骨折:一定要对伤肢作固定再送医院,否者骨折断端异常活动会加重损伤。

  3. 运行中的电梯进水,应将电梯开到顶层,并通知维修人员。

  4. 溺水

    1. (1):在发现溺水患者时,立即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护电话,例如120,告知详细情况,以便尽快获得专业医疗援助。

    2. (2):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尽快安全地将溺水患者从水中救出,将其平放在平地上。

    3. (3):检查患者的呼吸,如果没有呼吸或呼吸不规律,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照心肺复苏的指导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响应。如果周围人没有接受过心肺复苏的相关培训,只进行胸外按压也有助于维持血液循环。

    4. (4):在进行急救措施的同时,尽快安排溺水患者前往医院或就近的急诊室。即使患者已经恢复了呼吸,仍然需要接受专业的医疗评估和治疗,以排除潜在的并发症。

  5. 火灾:逃生穿过浓烟逃生时,应用湿毛巾或口罩蒙鼻,着撤离。逃生时,千万不要盲目跳楼或乘坐电梯,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6. 遇到洪水先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后要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听从政府安排尽快转移。同时,如果洪水不断上涨,应在楼上储备一些食物、饮用水、保暖衣物。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木筏逃生,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

  7. 发生泥石流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即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

  8. 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应拔掉一切电源插头,以免伤人及损坏电器。

  9. 空旷场地不要使用有金属尖端的雨伞,不要把金属物体扛在肩上。

  10. 雷雨天气如果处于开阔的暴露区,要保持双脚并在一起,尽量低头曲身下蹲,双手抱膝,并卸下身上携带的金属物。

    1. (1)不要平躺在地上;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不要在水边、洼地及山顶、楼顶上停留。
    2. (2)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及接打手机;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
    3. (3)不要触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线,自来水管、家用电器的接地线。
  11. 急性扭伤:立即采用冰敷 30 分钟,用冰块、冰棍、冰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用毛巾裹好,敷在疼痛部位,伤后 24—48 小时内适宜冰敷,3—4 天后进行热敷理疗

  12. 动物伤害:犬咬伤:询问咬伤经过,并询问犬主人,了解犬的健康情况和免疫接种史等。被狗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关键是洗的方法。因为伤口像瓣膜一样多半是闭合着,所以必须掰开伤口进行冲洗。

  13. 蜂蜇伤:被蜜蜂蜇伤,应小心地将残留的毒刺拔出,轻轻挤捏伤口,挤出毒液,涂一点氨水或苏打水。若是被黄蜂蜇伤,应涂醋酸水,以中和毒液。局部冷敷可减轻肿痛。若出现恶心、头晕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14.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慢,用指压法(或止血带),可以用纱布绷带包扎或指压法止血。

  15.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可以用止血带绷带压迫。

  16. 游泳小腿抽筋:应立即上岸,伸直腿坐下,用手抓住大足趾向后拉:若不能立即上岸,保持冷静,屏住呼吸,在水中做上述动作。

  17. 森林火灾:应判明火势大小,

四、垃圾分类

  1. 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 塑料、 玻璃、 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2. 厨余垃圾(湿垃圾):厨余垃圾是指剩菜剩饭、 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 0.6—0.7 吨有机肥料。

  3. 有毒有害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包括充电电池、废旧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家电类、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

  4. 其他垃圾(干垃圾):其他垃圾是指危害较小,但无再次利用价值的垃圾, 如建筑垃圾类, 生活垃圾类等。

五、污染

  1. 污染是指自然环境中混入了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其数量或程度达到或超出环境承载力,从而改变环境正常状态的现象。具体包括:等。

  2. 城市环境污染:固体废物按来源大致可分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三种。此外,还有农业固体废物、建筑废料及弃土。固体废物如不加妥善收集、利用和处理处置将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危害人体健康,属于我国目前的主要城市环境污染。

    1. (1)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的基本原则:

      1. ①一是减少固体废物产生的原则,即
      2. ②二是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的原则,即
      3. ③三是无害化处理固体废物的原则,即
  3. 土壤污染:我国土壤污染物主要是元素。

    1. (1)农药进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污染,农药大部分可被土壤吸附,在植物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积累,通过食物、饲料危害人体和牲畜的健康。

    2. (2)重金属污染十分难以消除,一旦土壤受到等重金属元素污染,就会进入农作物或粮食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4. 水污染:从卫生学上划分,通常把水污染分为四类,即

    1. (1)生理性污染,。衡量指标主要有嗅觉、味觉、外观、透明度等。

    2. (2)物理性污染,是指污水排入水体后,改变水体的物理特性,使浑浊度增高,悬浮物增加,出现颜色,水面漂浮泡沫、油膜等。衡量指标主要有浑浊度、色度、悬浮物等。

    3. (3)化学性污染,是指污水排入水体后,改变了水体化学性质。如许多有机物质在水体中分解时要消耗大量溶解氧;酸碱污水使水体pH值发生变化;钙、镁盐等物质使水硬度提高;某些有毒物质超过一定量时,使水体变成“毒水”等。

    4. (4)生物性污染,是指病原微生物排入水体后,可直接或间接地传染各种疾病。衡量指标主要有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5. 城市污水处理的最佳办法:集中处理是将城市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汇集在污水处理厂,由污水处理厂统一进行规模化、高效化的处理,是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的最佳办法。

    6. 水污染引起的疾病:水源受到污染最先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可使水受到污染。霍乱、伤寒、菌痢被称为三大水媒病,它们都属于肠道传染病。

  5. 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对的一种形象称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包装袋、农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

  6. 黑色污染:主要是指(主要是废轮胎)对环境所造成的的污染。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橡胶消耗国和第一大橡胶进口国,全国每年产生的废轮胎大约1.4亿条,继美国、日本之后居世界第三位,并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7. PM2.5:即细颗粒物“可入肺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锅炉燃煤、扬尘等。

五、百科知识

  1. 树干上刷白石灰是为了保温灭菌,

  2. 乘飞机时,乘务员发给乘客口香糖,是为了通过咀嚼动作减轻因气压差异所带来的不适。

  3. 冻肉解冻用接近 0℃的冷水最好。

  4. 马铃薯(土豆)长绿芽或表皮变绿后含有有毒的生物碱(龙葵素),不能再食用。

  5. 橘子原产中国,在荷兰、德国被称为“中国苹果”。果皮可入药,称为“陈皮”。

  6. 浓茶漱口有一定的消毒作用。饭后不宜饮浓茶;空腹不宜饮茶,可能造成“茶醉”。

  7. 鸡蛋不能洗了以后再存放,因为没洗前有一层膜,膜洗掉之后易被细菌侵入变坏。

  8. 喝红酒前摇杯是为了增加酒与空气的接触面,让它的香味充分散发,促进它的氧化。

  9. 眨眼能保持眼球湿润,使眼球转动时不会发生过多摩擦,是人眼的一种自我保护功能。

  10. 蜻蜒点水就是蜻蜓产卵,卵直接产入水中,或产于水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