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国际经济

一、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国际贸易

  1. (一)国际贸易含义:国际贸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1. 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
    2. 贸易逆差(入超)=出口额<进口额
  2. (二)贸易保护主义
    1. 1、含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
    2. 2、主要措施:贸易保护主义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
      1. :关税壁垒是以高额关税作为限制商品进口的一种措施
      2. :非关税壁垒是指一国或地区在限制进口方面采取的除关税以外的所有措施。这种措施可以通过国家法律、法令以及各种行政措施的形式来实现。非关税壁垒主要包括:绿色壁垒技术壁垒、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措施。

对外贸易中的汇率问题

  1. (一)汇率与汇率制度:汇率,是用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按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划分,汇率制度主要有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1. 1、固定汇率制。指由政府制定和公布,并只能在一定幅度内波动的汇率。
    2. 2、浮动汇率制。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其涨落基本自由,一国货币市场原则上没有维持汇率水平的义务,但必要时可进行干预。
  2. (二)汇率标价方法
    1. 1、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
    2. 2、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单位的外国货币。
  3. (三)汇率变动的影响
    1. 汇率变动进口出口进口商品物价资本流动
      本币汇率下降(本币贬值)不利于有利于上涨资本外流
      本币汇率上升(本币升值)有利于不利于下降资本内流

二、经济全球化

  1.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2.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 (一)生产全球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许多商品,虽然品牌是某国的,其实是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
    2. (二)贸易全球化: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商品交换之中,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从一般商品到各类服务都进入了交易范围。
    3. (三)资本全球化: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的触角伸向全球,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投资者只要在计算机上敲几个键,大量资金就可以短时间内从全球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4. (四)科技全球化: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全球化最新拓展和进展迅速的领域,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

三、国际经济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TO)

  1.   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1月1日建立,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TT),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2.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及国民待遇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关税减让原则、市场准人原则以及取消一般数量限制原则)、可预见性原则和透明度原则、公平竞争与贸易原则。

世界银行(WB)

  1.   是世界银行集团的简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通称,也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1946年6月开始营业,总部在美国华盛顿,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五个成员机构组成。成立时目的为帮助二战国家重建,现在目标是减轻/消除贫困,共享富裕。主要业务是向成员国提供中长期贷款和投资,推进国际贸易均衡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1.   是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的国际组织之一。其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其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成员国:中国、蒙古、美国等189个国家。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

欧盟

  1.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欧盟在经济上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为八国集团成员)。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欧盟现在拥有27个会员国。

北美自由贸易区

  1.   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   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总统霍克的倡议下,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当时的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这一组织正式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人亚太经合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1.   是亚、非、拉石油生产国为协调成员国石油政策、反对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剥削和控制而建立的国际组织,1960年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它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石油政策,维持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稳定,确保石油生产国获得稳定收入。现有12个成员国,是第三世界建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原料生产国和输出组织。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1.   简称东盟。1967年8月8日成立于泰国曼谷,截至2023年,东盟共有11个成员国:文菜、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东帝汶。联盟成员国总面积约449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716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1.   是中国与东盟十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组建的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上海合作组织(SCO)

  1.   简称上合组织,是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成员国有: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博鳌亚洲论坛(BFA)

  1.   于2001年2月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正式宣布成立,由29个成员国共同发起,每年定期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博鳌亚洲论坛为非官方、非营利性、定期、定址的国际组织;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论坛成立的初衷,是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

  1.   简称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总部设在北京亚洲金融大厦,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亚投行有109个成员国。

二十国集团(G20)

  1.   于1999年成立,是由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共和国、土耳其、英国、美国以及欧洲联盟等二十方组成的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G20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利益平衡,人口占全球的2/3。二十国集团的成立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和新契机,全球治理开始从 “西方治理” 向 “西方和非西方共同治理” 转变。

金砖国家(BRICS)

  1. 成立时间2009年,最初是引用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四国英文名称首字母组成缩写词。因“BRICs”拼写和发音同英文单词“砖”(bricks)相近,中国媒体和学者将其译为“金砖国家”。2011年,南非(South Africa)正式加入金砖国家,英文名称定为BRICS。金砖国家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共同发声,积极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进程,大大提升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2024 年 1 月 1 ,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成员国数量从 5 个增加到 10 个。俄罗斯自 2024 年 1 月 1 起担任 2024 年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