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概论

哲学的概念

  1.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有关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联系哲学具体科学
区别研究对象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研究对象
理论特征一般性、普遍性、抽象的个别性、特殊性、具体的
联系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以哲学为指导,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的基本问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2. 本体论: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1. 1.历史上的唯物主义按其历史演变的顺序依次经过了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或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2.唯心主义则有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形态。
  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1.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
    2.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是世界的本原。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
  2.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用的观点看问题,具有形而上学性。
  3.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唯物主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4.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根据精神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二者的区别在于对 “精神” 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1. 世界的本原代表人物及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特定词汇:我、心、人、感觉、意志等;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庄子:万物与我唯一
      王阳明:心外无物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特定词汇:道、理、绝对观念、理念、上帝等老子: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
      朱熹:理在物先,理在事先。
      黑格尔: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柏拉图: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1.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
  2. 基本特征: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变革
    1. (1)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关键在于科学的实践观的确立。
    2. (2)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3. (3)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 (4)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

唯物论

物质物质的
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与静止1.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的本质),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矛盾的相对运动
意识概念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
3.意识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
1.,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意义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辩证法

  1. 两大特征: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2. 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矛盾的):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
统一(矛盾的):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二是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二是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矛盾不同
辩证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质: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
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和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幅度、限度和范围
量变:事物在数量上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连续性的中断
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肯定: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质稳定的方面;
否定: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自我否定和质变的方面
辩证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的总体过程,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的进程。结论:

认识论

实践概念:人类特有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地位: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概念: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特征:能动性、创造性
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
认识对于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感性认识:,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特点:直接性、具体性、形象性
理性认识:,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特点:间接性、普遍性、抽象性
两者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趋势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总趋势:
概念:
特征:
(1)客观性: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2)相对性
同一个真理的两个方面:
(1)绝对真理——无条件的、绝对的:
(2)相对真理——有条件性、有限性、相对性

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一定的客观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规定着生产关系的;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表现为: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它就有力地;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它就阻碍甚至
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构成了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各种物质要素、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等三个基本的方面
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各种意识要素、精神活动和思想关系的总和,包括感性形态的社会心理和理性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等两个基本的层次
辩证关系:
(1)
(2)
(3)先进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发展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是指
(2)
表现: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