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模式
市场经济理论
一、资源配置方式
- 经济生活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解决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
- (一)计划配置:计划配置即计划调节,是指政府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过程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方式。计划机制是指计划指标、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等计划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是一种事前调节。
- (二)市场配置:市场配置即市场调节,是指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也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是一种事后调节。
- 市场配置的缺陷:
- ①自发性。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生产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导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违反法律的逐利行为。
- ②盲目性。生产经营者因不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盲目地跟着价格和市场走,常常一哄而上。
- ③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
- 市场配置的缺陷:
二、市场经济
- 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经济运行形式,是商品经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发达的商品经济。一般特征包括: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
- (一)市场机制: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简称市场机制,是指市场有机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的机理。
- (1):价格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基础,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机制。
- 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价格运行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其中价格形成机制是价格机制的核心内容。
- (2):供求机制是指调节市场供给与需求矛盾,使之趋于均衡的机制。供求关系在不断变动中取得相对的平衡,是供求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
- 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在功能和作用上二者是一致的。
- (3):竞争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通过价格竞争或非价格竞争,按照优胜劣汰的法则来调节市场运行,并由此形成的经济内部的必然联系和影响。
- (4):风险机制是指市场活动同企业盈利、亏损和破产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机制。实行企业破产是风险机制最高层次的作用形式。
- (1):价格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基础,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机制。
-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 (1):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 (2):竞争规律,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各主体争夺经济利益的必然性。
- (3):供求规律是指在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商品的市场供给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和趋于平衡的内在必然性。
- (三)市场经济的特征:
- (1):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及任何资源的所有权不论是公有、私有,还是团体所有,资源的最终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划分都应是确定的、明确的。
- (2):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市场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交易活动是在自愿基础上进行的,交易的条件是交易各方共同议定的。
- (3):在经济活动中,市场主体之间存在自由竞争,在相互竞争中,这些市场主体或生存发展,或破产淘汰。
- (4):市场活动中,市场主体都要按市场规则行事,否则就会受到市场经济法规的制裁。
- (5):各个行业和地区是开放的,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能自由流动,没有区域封锁,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且同世界市场连为一体,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能平等地参与国际竞争。
三、市场与市场体系
- (一)市场及其构成要素:市场是交换关系的总和,它既包括有固定交换场所的交易情况也包括无固定交换场所只存在交易关系的情况。市场的构成要素包括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行为和市场秩序。
- (1)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指在市场上参与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其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是盈利性,其中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 没有最低限制 没有最低限制 股东人数 2-50 人 发起人为 2-200 人, 成立后股东人数不得低于发起人数, 但无上限 是否划分等额股份 否 是 是否公开发行股票 否 是 股权转让规定 股东转让股权须征得公司同意, 并优先转让给原公司的股东 股票可以交易和转让 公司账目公布情况 一般不公开 在法定范围内公开 公司治理结构 较为简单 较为严格, 一般包括股东大会、 董事长、 监事会、 经理机构等
- (2)市场规则:
- 市场规则指参与市场活动的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一般由政府或行业协会制定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 定哪些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如企业注册要达到一定的资本数量。
- 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如防止不正当竞争。
- 主要对交易方式和行为作出规定,如交易须公平、公开、公正,严禁欺行霸市等。
- (3)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制企业为主要形式,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 (1)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指在市场上参与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其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是盈利性,其中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
- (二)市场体系:
- (1)市场体系的基本内容:市场体系三大支柱:。
- (2)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使市场体系的整体功能得到发挥,必须形成的大市场。
- ①的市场一方面指市场体系中的各个市场必须协调地、均衡地发展,另一方面指各类市场在国内地域间是一个整体,不应存在行政分割与封闭状态。。
- ②的市场就是市场体系不仅要实现对国内开放,还要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相互衔接。
- ③的市场是指市场主体在市场中展开公平竞争,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市场主体,尤其是企业的正常运行。
- ④的市场是指经济活动主体在市场中的行为要标准化、规范化,避免经济运行的无序混乱状态。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 (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所有制结构上,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 (二)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上,由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 (三)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以共同富裕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