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常识说明

  1. 题量:20/25道题
  2. 目标:50%~100%
  3. 学习成本:高
  4. 提分速度:慢

知识点范围

  1. 政治知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实时政治等方面的内容。包含政治理论(2025新增)
  2. 经济知识:涵盖宏观经济、微观经济、财政金融、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法律知识:主要涉及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法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法律规定。
  4. 人文历史:包括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内容。
  5. 科技知识: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环境科学、信息技术、航天等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

备考策略

  1. 如果复习时间充足(大于3个月,每天大于3小时):时间充足肯定要复习,可以分模块,各个击破。
  2. 复习时间不足(小于3个月,每天不足3小时):把时间用在能够在短期内提升的版块上,也就是考点范围较好把握以及性价比相对较高的版块上。
  3. 复习时间严重不足(一周):重点放在时政上面。

如果提升准确率?

  1. 广泛阅读:阅读各类书籍、报纸、杂志等,以拓宽知识面。特别是要关注时政热点,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和最新政策动态。
  2. 重点突破: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应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3. 模拟练习:多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同时,要注意分析错题原因,及时纠正错误。
  4. 关注细节: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关注细节问题,如题目中的关键词、数据、时间等。这些细节往往对答题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应试技巧

  1. 排除法:对于不确定的选项,可以通过排除法来缩小选择范围,提高答题准确率。
  2. 第一印象法:在阅读题目和选项时,如果某个选项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优先考虑该选项。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不确定的情况下的猜测。
  3. 比较法:将各个选项与题目要求进行纵向比较,根据差异大小来确定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