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甘肃省情

字数: 0 字时长: 0 分钟

一、甘肃概况

  1. 甘肃省,简称,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之一,位于黄河上游,省会为

  2. 甘肃是取,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3. 甘肃地处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46′,地控,东通陕西,南瞰巴蜀、青海,西达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西北出蒙古国,辐射中亚。

  4. 甘肃历史跨越八千余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西王母降凡于泾川县回中山。周人崛起于庆阳,秦人肇基于天水、陇南。天下李氏的根在陇西。

  5. 古语云: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中国历史上甘肃名人以将居多,主要集中在两汉和三国。如西汉时的李广祖孙三人——李广、李敢、李陵。赵充国,甘延寿。三国时的庞德,姜维。另有西汉时的著名外交家段会宗,西汉末期的军阀隗嚣,东汉末期的军阀董卓,张绣。并有先事张绣,后佐曹操的大谋士贾诩。其他主要有唐朝时期的诗人李益。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诞生在甘肃。西王母降凡于泾川县回中山。周人崛起于庆阳,秦人肇基于天水、陇南。天下李氏的根在陇西。

二、历史沿革

  1. 先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

  2. 西周时,秦人的祖先在省境东部,即今天水地区定居下来, 开始了由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缓慢过渡,而游牧生活仍占居主要的地位。

  3. 秦时期,公元前688 年秦国在己被征服的邽戎、冀戎地区,设邽县(今天水麦积区南)、冀县(今甘谷县),这是中国历史上建立最早的两个县。战国时期,秦国的疆域己达今甘肃的东南部。秦昭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280 年)设置陇西郡,9 年后,即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 年)再建立北地郡。

  4. 唐时期,唐代改郡为道,省境分属关内道、陇右道和山南道,共辖22州。

  5. 北宋年间,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

  6. 元时期,设甘肃行中书省,辖黄河以西七路二州,黄河以东地区为陕西兴远路。

  7. 明时期,改省设司,省境属陕西布政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辖地大部继承元朝,按照明的定制,卫、所设于边境和要害地区,在边境重镇设行都指挥使司,每省设一都指挥使司。卫、所实行军屯,属军事机关,但后来在边境地区卫、所也兼理民政。

  8. 清时期,设陕西右布政司,后改甘肃布政司,行政中心从巩昌(今陇西县)迁至兰州市,辖今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省区部分范围。光绪十年(1884)分出新疆。

  9. 1912年,省境又划分为宁夏( 原朔方)、西宁(原海东)、兰山、泾原(原陇东)、渭川(原陇南)、甘凉(原河西)、安肃(原边关)七道。辖今甘肃、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东部一些地方、外蒙古西南边、宁夏。

  10. 1927年,撤道为省,1929年分出青海和宁夏两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省境陇东地区属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和关中两分区。1949年8月26日成立甘肃行政公署。

  11. 1949年8 月,成立甘肃行政公署,下辖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定西、临夏、庆阳、天水、平凉、武都11个分区(专区、市)、73县(局)。甘肃行署隶属于西北军政委员会(后改为西北行政委员会,1954年撤销)。

  12. 1950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辖今甘肃、内蒙古西部。

  13. 1954年,根据内务部的通知,将撤销的宁夏省并入甘肃省。

  14. 1957年,以1929年的原宁夏省行政区域为基础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名从元朝相沿至今。

三、行政区划

  1. 甘肃,辖 14 个市(州),其中有 2 个民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全省共有 86 个县(市、区),其中县 57 个、自治县 7 个、县级市 5 个、市辖区 17 个。省会兰州市。

  2. 14 个市(州)包含: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定西市、陇南市、平凉市、庆阳市、临夏州、甘南州

主要城市

  1. 1、兰州市: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节点城市。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最具文旅投资价值城市”等称号。

    1. (1)“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西汉时李息在今兰州西固区修筑城池,以“金城汤池”之意而名“”。张骞经兰州出使西域,开辟了贯穿亚欧大陆、联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使兰州成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茶马互市”和商埠重镇。
    2. (2);黄河母亲雕塑是黄河文化和中华民族母亲形象的代表,是全国最美的城市雕塑之一;是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公园和最大的城市带状公园,被誉为“”。
    3. (3)兰州处于大西北的“十字路口”,是新亚欧大陆桥和我国面向中亚、西亚开放的战略通道。站是我国西部最大的区域性编组站。
    4. (4)2012 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现已形成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口岸等综合性开放平台,东西南北开放通道顺达高效。
    5. (5)兰州的太平鼓、高高跷、黄河水车制作技艺、兰州鼓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 2、嘉峪关市:因“”嘉峪关而命名,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古丝绸之路交通要冲,历来被称为。1965 年设市,是全国四个不设区县的地级市之一,享有的美誉。

    1. (1)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居甘、青、蒙、新四省区地理中心,
    2. (2)工业基础雄厚,生产要素富集:
    3. (3)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 5A 级的嘉峪关关城文化旅游景区、魏晋墓群地下画廊、等著名景区景点和文物古迹。
  3. 3、金昌市:金川区和永昌县各取一字得名,寓意“聚金汇川、永远昌盛”。金昌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有之称,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建有河西地区重要的现代铁路物流中心,是,是国家能源通道。因盛产镍被誉为“”,是全省首家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质量魅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1. (1)历史文化多元:有反映人类原始社会母系氏族仰韶文化的;有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有揭示西汉古罗马军团千古之谜的;有始建于北周时期、在敦煌莫高窟壁画和文字中有大量记载的千年古寺,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区、多元文化交汇区。1966 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时,亲切地称之为祖国的
    2. (2)资源相对富集:拥有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硫化铜镍矿床——
  4. 4、酒泉市:酒泉市因而得名。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是敦煌艺术的故乡、现代航天的摇篮、新中国石油和核工业的发祥地、“铁人”王进喜的故乡,孕育了,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被甘肃省确定为区域中心城市,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5. (1)区位优势明显:自古就有之称,地处甘、新、青、蒙四省区交汇,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甘肃省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被确定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5. 5、张掖市:张掖位于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交汇的河西走廊中部,西汉以而得名,历史上又称“”。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有汉、裕固、藏、蒙、回等 38 个民族,

    1. (1)历史文化:张掖既有“”的自然美景,也有“”的历史风貌,文化沉积深厚,人文景观丰富,是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世界最大的山丹马场、保存最完整的汉明长城、历史文化名山焉支山、名城骆驼城、红西路军战斗遗址和烈士陵园,有全国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张掖大佛、坐佛山丹大佛,有与敦煌莫高窟同时代的马蹄寺石窟群,还有独特的裕固族、蒙古族、藏族风情等。
  6. 6、武威市: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1986 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12 年 10 月被命名为“”。

    1. (1)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重要历史事件、陇右学宫之冠文庙、稀世珍宝西夏文“活字典”西夏碑、中国著名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舌舍利塔,都是全国唯一性文化资源。
    2. (2)民族风情:有凉州贤孝、河西宝卷·武威卷、凉州攻鼓子、华锐藏族民歌、天祝土族格萨尔、民勤曲子戏、天祝唐卡等国家级非遗项目 7 项。
  7. 7、白银市: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白银地处黄河上游、甘肃中部,;拥有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素有“”之美誉。白银是甘肃农业大市、陇上鱼米之乡,其中,会宁县是“”,靖远县是“”,景泰县是甘肃戈壁农业重要基地。

    1. (1)黄河石林 4A 级景区是国家地质公园,被誉为“”;1936 年 10 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被列为全国“”。
  8. 8、天水市:人力资源丰富,等劳务品牌拥有良好口碑。是国家首批确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之称,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共同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天水市的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称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大像山、水帘洞、拉梢寺等共同组成了古丝绸之路东段“”。

  9. 9、平凉市:平凉市位于甘肃东部,是甘肃开放开发的“东大门”,前秦苻坚进攻前凉,置平凉郡,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由此得名。平凉出土的

    1. (1)平凉市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重镇,西出长安“第一城”,素有“西出长安第一城”“陇上旱码头”之称。
    2. (2)平凉市孕育出了世界针灸医学鼻祖皇被誉为“华夏佛宝圣地”“世界佛舍利供养地”。
  10. 10、庆阳市: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董志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塬面,堪称“”。

  11. 11、定西市:定西位于甘肃中部,通称“”,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大致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高寒阴湿区两个自然类型区。定西素有“”之称。

    1. (1)陇西县、岷县、渭源县分别被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马铃
  12. 12、陇南市: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甘陕川“金三角”地带,是甘肃唯一全境属于长江流域的地区,古为“”之要地,今有“”之美誉。

  13. 13、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长江、黄河上游。甘南畜禽品种繁多,有被誉为“”的牦牛等许多优良畜种。

  14. 14、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甘肃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有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 42 个民族,东乡族和保安族是以临夏为主要聚居区的甘肃特有少数民族。

    1. (1)临夏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是文成公主进藏的途经之地,是明代著名的四大茶马司之一,素有的美誉。
    2. (2)临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马家窑、半山、边家林、齐家等遗址星罗棋布,出土了“”、 天下第一铜镜、天下第一铜刀、玉七联璧等珍贵文物,是中国彩陶文化唯一没有中断的地区,被誉为“”。
    3. (3)临夏古动物化石的数量、品种、规模和完整程度占据了六项世界之最,恐龙足印群数量之繁、分布之密集、清晰度之高世所罕见,州内共有化石出土点 100 多个,被誉为“”。

四、气候特征

  1. 甘肃各地气候差别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主要气象灾害有等。

  2. 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

  3. 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年降雨量约300毫米(40—800毫米之间)。

五、地形地貌

  1. 甘肃地处。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

  2.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形狭长,东西长1659km,南北宽530km,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

    1. (1)陇南山地: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
    2. (2)陇东、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历史上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建立过炎黄子孙的家园;定西中部地区成了中国最贫瘠的地方之一,但陇东、中黄土高原蕴含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
    3. (3)甘南高原:甘南高原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200m,是典型的高原区。
    4. (4)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m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5. (5)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m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海拔 5827米。
    6. (6)河西走廊以北地带:河西走廊以北地,东西长6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m的地带,人们习惯称之为。这里地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是难以耕作之地,人烟稀少,能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3. 甘肃是个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脉首推,其次诸如阿尔金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西倾山、子午岭山等,多数山脉属西北-东南走向。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多数河流也都从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

六、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1. 甘肃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截至2018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19种(计算到亚矿种则为180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75种(计算到亚矿种则为112种)。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96种、矿产地1381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大型规模矿床124个、中型186个、小型1071个。在已查明的矿产中,我省资源储量名列全国第1位的矿产有11种,居前5位的有33种,居前10位的有58种。

    1. ①有亚洲最大的金矿——。阳山金矿累计探获黄金资源量 308 吨,是亚洲最大类卡林型金矿。据估算,阳山金矿已探明的黄金资源量潜在经济价值达 500 亿。
    2. ②拥有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硫化铜镍矿床——(世界第一是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矿,镍储量1685 万吨;世界第二是加拿大萨德伯里镍矿,镍储量 1250 万吨;世界第三是金川镍矿,镍储量 625 万吨)。

气候资源

  1. 甘肃省风能资源丰富,总储量为 2.37 亿千瓦,风力资源居中国第 5 位,可利用和季节可利用区的面积为17.66 万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河西的瓜州素有“”之称。

  2. 甘肃省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 1700 至 3300 小时,其中敦煌地区日照时间最长,为 3300 小时,是瓜果和药材生长的理想之地,如罗布麻锁阳等。陇南地区日照时间最少,为 1800 至 2300 小时。陇中、陇东和甘南的日照时数则在 2100 至 2700 小时之间。

  3. 甘肃是中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各地年太阳总辐射值大约为 4800—6400 兆焦/平方米,其中,按现有利用水平测算可开发资源量约为 520 万吨标准煤/年。

水利资源

  1. 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 3 个流域、12 个水系。

  2. 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干流、洮(táo)河、湟水、泾河、渭河、北洛河 6 个水系。其中,洮河是黄河上游第二大支流、甘肃省第三大河。

  3. 长江流域包括嘉陵江、汉江 2 个水系。

  4. 内陆河流域包括疏勒河、黑河、石羊河、苏干湖 4 个水系。其中,黑河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甘肃省最大的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中段,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自治区三省(自治区),是河西走廊的“母亲河”。

  5. 水利资源是甘肃全省能源中的优势能源,甘肃已建成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文县碧口 4 座大中型水电站。

植物资源

  1. 甘肃是一个少林省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资源特点是,主要集中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小陇山、子午岭、大夏河、西秦岭、康南、祁连山、关山、马衔山等林区,中部及河西地区森林资源稀少。

  2. 全省草原面积 2.68 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 2.41 亿亩,

  3. 甘肃草原主要分布于甘南高原、祁连山——阿尔金山及北部沙漠沿线一带,主要草原类型有高寒灌丛草甸、温性草原、高寒草原、温性草甸草原、高寒草甸、低平地草甸、暖性草丛等14个类88 个草地型。

七、人文历史文化

甘肃文化

  1. 1、敦煌文化,是研究我国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

  2. 2、丝绸之路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包括长城、石窟、汉简、彩陶、青铜器、铜奔马、古遗址、遗书经卷等主要内容。

  3. 3、黄河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先秦文化、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及宗教文化等形成了一个丰富又多彩的黄河流域文化体系,同时甘肃也是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4. 4、伏羲文化。主要成就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

    1. ①物质文明成就,结网罟,兴渔猎;豢育牲畜,发展牧业;作历度,兴农业;钻木取火,养蚕化布,建造屋庐,进化生活。
    2. ②精神文明成就,创立龙文化,奠创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创立八卦学说,肇启华夏文明之源;制瑟作乐,开中国音乐艺术之先河;造书契,开中国文字之先河;始制嫁娶,促进了人类自身进化的进程。
  5. 5、红色文化:甘肃被誉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和转折点,全省遍布720 余处红色遗址遗迹,记录了甘肃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

    1. ①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吴岱峰等在陕甘交界地区创建了西北地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2. ②会宁会师:1936 年 10 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大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甘肃是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到达部队最多、活动范围最广(近 50 个县)的省份。

戏曲文化

  1. 甘肃省境内现有戏曲剧种 13 个,分别为。其中:秦腔、陇剧、曲子戏、民勤曲子 戏、眉户演出团体、从业人员相对较多,剧目创作较为丰富,为省内较为活跃且发展稳定的剧种。

  2. 旅游演艺版《丝路花雨》《又见敦煌》《敦煌盛典》、大型情景体验剧《天水千古秀》、大型历史情景剧《回道张掖》、舞剧《大梦敦煌》、歌舞剧《骊靬神韵》等优秀剧目向国内外观众充分展示了甘肃优秀文化成果,扩大了甘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世界文化遗产

  1. 1、锁阳城遗址:锁阳城又名“苦峪城”“瓜州故城”“晋昌故城”等,遗址位于甘肃省的安西县,是 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隋唐时期郡城城址,具有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古代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对于研究中国隋唐时期的军事、农业、城市形制以及当地的生态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2、玉门关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 80 公里的戈壁滩上,是长城西端重要关口、古代“丝绸之 路”北路必经关隘。

  3. 3、悬泉置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悬泉置遗址约创建在西汉武帝元鼎年间,遗址由主体建筑坞堡和 附属建筑仓、厩构成,是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邮驿接待机构,是两汉丝路繁荣的重要标志。

  4. 4、万里长城嘉峪关:嘉峪关长城,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 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以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天下第 一雄关”,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

  5. 5、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石窟之一。

  6. 6、麦积山石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人们誉为“东方雕塑馆”。最负盛名的就是位于 133 石窟的传神之作“小沙弥”,这尊造像被称为“东方微笑”,也称为“麦积山微笑”,与西方油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并称为“人类最美的一笑”。

  7. 7、敦煌莫高窟:是我国和世界闻名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下洞子石窟、肃北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玉门昌马石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唢呐艺术、高跷(永登县苦水高高跷)、兰州太平鼓、曲子戏(敦 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陇剧)、(环县道情皮影戏、通渭影子腔)、兰州鼓子、庆阳香 包绣制、夜光杯雕、、佛教音乐(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道教音乐(清水道教音乐)、秦腔、 武都高山戏、秦安小曲、(甘南藏族唐卡)、剪纸(庆阳剪纸、会宁剪纸)、(甘南藏医药)等。

历史事件

  1. 1、万国博览会:609 年(隋炀帝大业五年)隋炀帝“西巡”河西。在山丹焉支山主持召开“万国博览会”, 会见西域 27 国使者,对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2. 2、凉州会盟:为解决西藏归属问题,1247 年西藏宗教领袖萨班与蒙古汗国皇子阔瑞在武威白塔寺举行了 “凉州会谈”,西藏从此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白塔寺成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见证地。

  3. 3、明元沈儿峪之战:是大明灭元的四场关键战役之一,此战彻底摧毁了王保保的主力,也是中原步兵对战 蒙古骑士最辉煌的一战。

  4. 4、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建的西北地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5. 5、腊子口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出奇制胜的关键性战役,发生于 1935 年 9 月 16 日至 17 日,腊子口战役 的胜利,打开了红军北上的通道,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将红军困死在雪山草地的阴谋。

  6. 6、会宁会师:1936 年 10 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大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甘肃是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到达部队最多、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为中国革命的战略转折和夺取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八、民俗文化

宗教

  1. 甘肃现有。其中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信仰的人口较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是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哈萨克族;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在各民族中都有信仰,但人数不多。

民风民俗

  1. 1、世界文化遗产之天水古民居:古建民居是天水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现存的古建民居共分为六个片区,占地面积约16公顷,是中国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和保存较好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天水民居中名气较大的有明中宪大夫胡来缙的南宅子、明太常少卿胡忻的北宅子及明清时期当地名门望族的私宅张氏民居、何家大院、赵家祠堂等。其中三星巷古建筑群的修建年代至少要比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山西平遥古城早数百年,并有专家称这里是“东方木雕的艺术馆”。

  2. 2、胡氏民居南宅子,又称南、北宅子,为明代“父子乡贤”胡来缙和胡忻的宅第,位于天水市区中心街道民主路,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3、赵家祠堂:光绪年间武进士赵子培的故居——解放路边的赵家祠堂,不仅是秦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全世界赵氏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

  4. 4、安平手工艺品——剪纸:在庆阳民间,逢年过节,娶媳嫁女,满月祝寿,农村妇女们都要打扫庭室、裱糊墙壁,又要执剪铰纸,制作窗花。在窗框、炕围、墙壁、门扇上贴上红红绿绿的各种剪纸花,把自己的居室打扮得五彩缤纷、红红火火。这些剪纸花,因贴的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贴在门上的叫门花,贴在窗上的叫窗花,贴在炕墙上的叫炕围花,贴在顶棚上的叫顶棚花。

甘肃特产

  1. 1、临夏葫芦:临夏葫芦以小巧玲珑、精致典雅的雕刻技艺扬名,它集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将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镂刻其上,以奇妙的构思,精美的图案,娴熟的刀法,在方寸之间尽显大千世界。

  2. 2、苦水玫瑰:苦水玫瑰在永登县的栽植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苦水玫瑰以它迷人的芳香而闻名于世界,在全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兰州市永登县出产的玫瑰花及玫瑰油都占到全国总量的50%以上,出油率万分之四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兰州永登被称为中国的“”。

  3. 3、陇西黄芪,其生长气候高寒阴湿,土地肥沃疏松,具有黄芪生长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素有“”之称,所产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等药材质优量大,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

  4. 4、兰州黑瓜子:兰州黑瓜子以其片形特大,约比其他瓜子大1/2至1倍,壳薄、肉厚、油多而闻名。

  5. 5、兰州百合:兰州百合属川百合的变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地下茎块由数十瓣鳞片相互抱合,有“百片合成”之意而得名。

  6. 6、庆阳杏子:杏树是多年生蔷蔽科落叶乔木,在庆阳有着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全市各县区均有种植,宁县、镇原县相对较多。

  7. 7、天水花牛苹果:花牛苹果,甘肃省天水市特产。系指产于该市大部分地区的元帅系优良品种苹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品肉质细,致密,松脆,汁液多,风味独特,香气浓郁,口感好,品质上。被许多中外专家和营销商认可为与美国蛇果、日本富士齐名的世界三大著名苹果品牌。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第一个获得正式商标的苹果品种。

  8. 8、岷县当归:岷县当归又称“岷归”。古今中外医学界公认岷归为地道药材,有“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之美称。早在1000多年前,岷归中的“马尾当归”就是进贡朝廷的珍品。

  9. 9、特色美食:武都洋芋搅团、靖远羊羔肉、藏包、唐汪手抓羊肉、臊子面、浆水面、酿皮子、羊肉泡馍、兰州清汤牛肉面

  10. 10、文化旅游产品:《读者》杂志、铜奔马、酒泉夜光杯、莫高窟特色产品、兰州刻葫芦、兰州水烟、洮砚、天水雕漆、庆阳香包;

风景名胜

九、交通运输

  1. 1、铁路

    1. 1.已有线路
    2. 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徐兰高速、银西高速、京兰客运专线
    3. 快速铁路:兰渝铁路。
    4. 城际铁路:兰州至中川城际铁路。
    5. 普通铁路: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兰青线、宝中线、宝成线、干武线、红会线、嘉镜线、嘉策线、
    6. 敦煌线、清绿线、西平线、天平线、敦格线。
    7. 2.在建线路
    8. 高速铁路:京兰客运专线
    9. 快速铁路:成兰铁路、天陇铁路。
  2. 2、公路

    1. 1.普通国道:G109、G211、G212、G213、G215、G227、G310、G312、G316。
    2. 2.国家高速公路:G6(京藏高速公路)、G22(青兰高速公路)、G30(连霍高速公路)、G70(福银高 速公路)、G75(兰海高速公路)、G0611(张汶高速公路)、G2012(定武高速公路)、G3011(柳格高速 公路)、G7011(十天高速公路)、G8513(平绵高速公路)。
    3. 3.省级高速公路:S1(兰州机场高速公路)、S2(兰郎高速公路)、S14(陇渭高速公路)、S17(金永 高速公路)等。
    4. 4.重要公路枢纽:兰州、定西、天水、武威、张掖、平凉—庆阳、酒泉—嘉峪关、陇南等。
  3. 3、机场航空

    1. 1.机场:兰州中川机场、敦煌机场、甘南夏河机场、嘉峪关机场、金昌金川机场、陇南成州机场、庆阳 机场、天水麦积山机场、天水中梁机场、张掖甘州机场。
    2. 2.航空:(1)兰州航空口岸:甘肃省第一个航空口岸。(2)敦煌航空口岸:甘肃省第二个开放的航空口岸。